EN

我们身边的数学世界――马志明院士做客理学大讲堂第14讲

来源:理学部 发布时间:2012-11-28 浏览次数: 5683

    2012年11月23日下午,理学部、丹青学园联合举办的理学大讲堂第14讲——“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安中大楼报告厅顺利举办。
    演讲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马志明院士。杨卫校长出席了本次理学大讲堂,并发表了讲话。马院士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省身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等,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曾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两度)、国际数学家联盟副主席和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1994年,他应邀在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特邀报告,成为继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冯康之后又一位接受特邀报告邀请的中国大陆数学家。
    正值晚秋,于蒙蒙细雨中一片片红叶划落。报告厅外,西风阵阵,顿生寒意。报告厅内,马院士以饱满的热情带领我们开始了奇妙的数学之旅。从狄氏型到马氏过程,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登堂入室。马院士深入浅出,介绍了我们身边的数学实例,令人印象深刻。曲线求长的方法,不能求长的曲线——如布朗运动图像、基因的序列树、股票市场公告板上的波动曲线……马院士还讲述了伊藤清及伊藤学派,风趣地说道:“我差一点也成为伊藤派,你看,这是他亲笔写的推荐信,要我去日本跟他学习呢!”不言而喻,喜悦宛如喷发的火山,院士难掩。
    报告接近尾声,杨校长对马院士到来表示感谢,为我们对应用数学的将来做了展望。作为院士的老朋友,杨校长深谙院士的才能与活力,风趣地说道:“如果你看到院士会议上有人背双肩包来,那一定是我们马院士。”
    最后,马院士与同学们互动。他用幽默的口吻,一次次精彩地回答了同学的问题,感觉这不像是在与大师对话,而是与一个历经沧桑的智者交谈,从中汲取的不仅是学科上的知识,还有经世致用的求真思想,待人处事的人生智慧,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真知灼见,使人受益匪浅。处于人生的困境时,化阻力为动力,保持一颗向上的心,不畏艰难刻苦奋斗,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结束时,在院士朗朗的笑声中,在院士拓展的空间中,我们久久迷恋……

 

 a.蔡天新教授做理学大讲堂开场白并介绍马志明院士

b.理学部副主任沙健教授向马志明院士赠送纪念品

 

c.&d. 马志明院士在报告中

e.杨校长鼓励在座同学在数学领域作出成绩

f.马志明院士回答同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