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杂志于2005年出版专刊,提出了21世纪亟待解决的25个重大科学问题,化学自组装是其中唯一的化学问题。所谓自组装(self-assembly),是指基本结构单元(如分子、纳米材料、微米或更大尺度的物质)在基于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下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发展至今,自组装已经吸引了化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和生物学家等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渗透到材料、化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多个领域之中。
2013年1月17-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年度会议暨研讨会在杭州紫金港国际饭店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化学系承办。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及部分特邀专家、基金委管理组及化学科学部相关人员、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以及部分邀请人员共219人(包括十三名院士)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副主任陈拥军研究员主持。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吴朝晖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欢迎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姚建年院士以及化学部主任林国强院士作了重要讲话,计划局综合处王岐东处长介绍了重大研究计划中期评估的工作安排情况,化学部三处处长杨俊林研究员代表管理工作组对两年的项目受理、评审以及资助情况做了简要汇报。会议期间,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看望了部分与会代表,特别感谢了大家长期以来对浙江大学的长期支持与厚爱。
本次研讨会特邀了英国剑桥大学Oren A. Scherman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Alexander D. Q. Li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王梅祥教授分别就“Dynamic Self-Assembly Materials in Water”、“Molecular Self-Assembly”和“新型大环主体分子的超分子化学研究”等主题做大会报告。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围绕可控自组装体系中组装基元的创建、理论与模拟、组装过程的调控及其应用等四个关键问题,通过口头报告和墙报的方式进行了汇报与交流,其中重点支持项目口头报告16 个,培育项目口头报告10 个。每个口头报告都安排了较充分的时间进行深入而热烈的交流、探讨乃至争论,学术气氛非常浓厚。
会议还安排了自由讨论阶段,大家发言踊跃。例如,项目首席科学家田中群院士在会上多次强调:1)在自组装领域中要找到新的突破口,做有引领性的工作;2)通过这次会议组织好今后的工作,在自组装领域中占领制高点;3)需要有创新,在科研态度上需要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张希院士联系第73期“双清论坛”的成功经验,特别强调了思考与反思的重要性,指导今后工作的展开,并希望国内青年学者在科研工作方面要敢于独树一帜,另辟新径,对实现自组装体系功能化背后的机理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江雷院士强调了研究工作系统性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工作中应尽量避免浅尝一口苹果就再换另外一个的不良习惯。田禾院士表示我们取得的成果不仅仅是文章的罗列,更重要的是对工作的总结和反思,要集中精力去做几个亮点工作,真正的能够解决一些科学问题。
会议通过报告和讨论,体现出了自组装领域的发展态势、领域布局以及阶段性重要进展,为接下来即将进行的的中期评估提出了进一步的目标和要求,并集思广益,讨论了后期的集成思路和集成工作要求等,为顺利完成该重大研究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朝晖常务副校长出席开幕式
项目首席科学家田中群院士作报告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院士作报告
(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