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从同步现象到双曲系统的精确同步性与边界同步性

来源:理学部 发布时间:2015-06-23 浏览次数: 2996

2015年5月17日星期日晚七时整,著名数学家李大潜院士应邀走进浙江大学,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明伟楼223报告厅,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从同步现象到双曲系统的精确同步性与边界同步性”的精彩讲座。


    李大潜院士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现为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曾于2007年获得中国数学界的“终身成就奖”——华罗庚数学奖,2008年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李大潜院士
对一般形式的二自变数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自由边界问题和间断解的系统研究,以及对非线性波动方程经典解的整体存在性及生命跨度的完整结果,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电阻率测井建立了统一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并成功地在国内10多个油田推广使用。

李大潜院士称自己是半个浙大人因为自己是苏步青谷超豪的学生。李大潜院士的讲座从同步现象开始说起。同步是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现象萤火虫同时发光剧场中观众的掌声、田野中蟋蟀的鸣叫心脏起搏细胞的同时发挥作用、乃至同个宿舍女生的生理都是同步现象的体现。对同步现象最初的观察和发现可以追溯到1665年惠更斯对吊钟摆动同步的观察李大潜院士此时插入了一个小视频演示吊钟摆动的同步,并说明这是源于弹性地基的耦合作用

    接下来李大潜院士深入讲解了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的耦合系统,讲解了渐进同步性、边界控制条件、
精确边界零能控、近似能控性、近似同步性、逼近边界零能控性、逼近边界同步性、逼近边界零能控性等一系列概念把同步从概念和方法上从常微组成的有限维拓展到偏微组成的无限维空间上

在演讲结束后,老师和同学都觉得意犹未尽,纷纷向李大潜院士提出自己的疑问,而李大潜院士也一一悉心做出解答。演讲在久久不愿停下的掌声中落幕。

(数学科学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