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活动新闻】“理学大师论坛”第六十三讲—史生才院士:超导与黑洞成像

来源:理学部 发布时间:2023-04-23 浏览次数: 61

4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史生才应邀出席浙江大学理学大师论坛,通过精彩的学术报告带领全校师生仰望穹宇,走近神秘的超导与黑洞成像领域。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数学科学学院及物理学院共同主办。




史生才院士从超导现象、超导隧道结与(亚)毫米波天文、超导“CCD”与早期宇宙探测、新兴的THz&X-Ray IFU、我国的太赫兹天文机遇、黑洞成像等方面入手,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

史院士通过图片生动地介绍了宇宙的历史,介绍了PenziasWilson等人在宇宙的高精度探测中所做的工作,提出了“Universe web”的概念,从光学、红外、射电全电磁波段观测宇宙的重要性出发,以超导探测器助力国际最大望远镜ALMA为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先进探测与成像技术在天文发现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史院士带领现场师生一起回顾了超导探测器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韦伯”太空望远镜开启的红外天文新时代以及其光谱测量能力,并结合自身30余年在(亚)毫米波天文领域的科研经历,详细总结了包括John Bardeen在内的一系列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的突出成果。史院士指出,以超导隧道结为代表的超高灵敏度探测器在首次黑洞成像、对宇宙生命起源的探索等宇宙学及天体物理研究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讲座的最后,史院士介绍了自适应光学,讲解了(亚)毫米波实现黑洞成像的原因,史院士还分享了紫金山天文台在太赫兹超导HEB热电子混频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我国规划建设的如南极冰穹A太赫兹望远镜、空间站巡天光学设施(CSST)、青藏高原15/60米亚毫米波望远镜等太赫兹望远镜的相关情况。

    在交流和互动环节,现场老师和同学积极提问,与史院士进行讨论。老师同学们针对类地行星的存在性、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暗能量暗物质、毫米波成像在民用领域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诸多问题。史院士一一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解答,勉励师生坚守科学梦想,脚踏实地做学问,志向高远攀高峰。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师生深受启发、收获颇丰。